如东民间托老,路在何方?

释放双眼,带上耳机,听听看~!

到2012年底,我县60周岁以上的老人已接近29万人,占总人口的27.57%,老龄化程度居全国最高。随着青壮年外出工作的增多,越来越多的老人身边缺少子女的照顾,据县计生委统计,目前我县空巢老人已占50%以上。老龄化加剧,催生了老龄产业的兴旺,民间托老院随之产生。记者从县民政部门了解到,我县目前共有民间托老机构16家,其中江苏省农村老人关爱之家6家,登记注册4家,未登记注册6家,共提供1000多个床位,可入住率还不到20%。
掘港镇天一老年公寓创办于2007年2月,总投资已超过了1200万元,目前共有床位260个,室内卫生间、空调、数字电视等设施齐全,并配有健身房、娱乐室、医务室、超市,还配有医生、护士、康复训练师等。“我们这的条件算很好了,可入住率却很低,如今只有20多个老人居住,足足有230多张床位空着。”投资人张桂红告诉记者,算下来,这里的收费不贵,生活能自理的老人每月1000多元,不能自理的2000多元,包吃包住,还有保姆全天陪护,可即便如此,前来入住的老人也很有限。新店镇新庵怡心老年公寓,总投资200多万,共建有100张床位,现在只有2个老人在托老院内养老。
一方面老龄化程度在增加,另一方面托老院没有老人进来居住,原因何在呢?最近,记者随有关部门调查时发现——
一是农村养老观念没有改变,进院养老视为子女不孝。传统的居家养老模式占主导地位,目前进入失能状态的老人一般都有几个子女,老人一旦失去生活自理能力,首选的是在子女家中轮流居住。如果子女有条件在家赡养老人,却将父母送到托老院,很可能被视为不孝。
二是经济能力所限,不可能进托老院。据县人社部门统计,29万60周岁以上老人中,仅有4万人有每月800元以上退休金。事实上,农村中有许多60至80岁的老人还有劳动能力,他们普遍选择在家务农甚至在建筑工地上打零工。还有一部分没有劳动能力但能生活自理的老人,还是选择在家生活,毕竟有很多熟人可以陪着说说话,而且吃住都能够自己作主,比较自由。
三是有的托老院服务质量较差,留不住老人。目前,我县民间托老院不少护理人员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,护理人员大多是50岁以上的妇女,有的已超过60岁。
一些有识人士认为,当第一批独生子女的父母进入老年时代,托老院的春天才会到来。因为,到时一对独生子女夫妇要赡养4个以上老人,还要抚养1至2个小孩,精力肯定够不上,把失能老人送到托老院是较好的选择。
那么如今的民间托老院该怎样渡过难关呢?县民政局副局长崔红霞认为,首先,各级政府要加大支持力度,一方面要做好宣传,改变传统观念,让具有条件的老人能理直气壮地进托老院养老,另一方面在托老院规划、用地等方面应给予一定的支持,目前我县对登记注册的民间托老院给予了2400元/床位的一次性补贴,今年每个床位还将给予一定的运行费。其次,托老院自身要在做优服务上下功夫,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,提高员工的工资、福利,开展一些有益于老人身心健康的活动,做到贴心服务,让老人有“家”的感觉。再者,一些投资较大、配套较好、环境优美的托老院可以走出去宣传,吸纳大中城市的老人来过候鸟式的养老生活,如东的海鲜、海景、海韵可以让那些城里老人享受从未有过的另样生活。

给TA打赏
共{{data.count}}人
人已打赏
如东新闻

我县首次在“家门口”举办在职干部研究生班

2013-5-30 4:04:55

如东新闻

如东打造最优交通县份

2013-5-31 0:05:05

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
    暂无讨论,说说你的看法吧
个人中心
今日签到
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
搜索